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了一种“智能支架”,可监测血液流经动脉的微小变化,检测到早期动脉狭窄,实现动脉狭窄的早期诊断和治疗。

对于植入血管支架来保持堵塞的动脉畅通,防止心脏病发作的患者来说,植入支架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,每三个人中至少有一个会发生再狭窄。这是因为随着疾病的进展,由斑块的堆积或瘢痕将导致动脉的再次狭窄,进而导致更多的并发症。
近日,由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电气和计算机工程教授Kenichi Takahata领导的一个研究团队,开发出了一种“智能支架”,它可监测血液流经动脉的变化,灵敏度很高,即便是很微小的变化也能检测到,可用于检测早期动脉狭窄,有望实现动脉狭窄的早期诊断和治疗。
该团队对传统血管支架进行了改进,使其作为微型天线,并增加了一个特殊的微传感器,可用于持续跟踪血流变化。这些数据随后可通过无线方式发送给外部读取器,提供不断更新的动脉状况信息。
该设备使用医用级不锈钢,外观与大多数商业支架相似。研究人员称,这是首个兼有血管扩张功能的可植入智能支架,可完全按照现有的支架植入术植入人体。
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外科教授Dr. York Hsiang也是研究合作者之一,他指出监测血管再狭窄是预防和治疗心脏病的关键。
目前CT或诊断性血管造影,是诊断的金标准,但对病人来说既不方便也不实惠,Hsiang教授指出:使用智能支架替代标准支架可以让医生更容易监控病人的健康状况,并在必要时及时提供治疗。
该设备原型已在实验室测试成功,并成功的在猪模型中进行了验证。Takahata教授持有这项技术的专利权。他的团队正计划与业界展开合作,进一步改进这项设备,通过临床试验,最终实现商业化。